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基建、创新、信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博玉 2018-11-05 10:17:18

新华社信息南宁11月3日电(记者邱俊 何丰伦)11月2日-3日广西大学主办的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论坛在南宁召开。在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对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金融双向开放建言献策。专家们认为,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创新、信任是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和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重要因素,也有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带一路”金融基建亟需加强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关伟教授认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构建特别是支付结算系统、信用体系、普惠金融等方面,为“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金融双向开放方面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广西大学副校长、广西大学国际学院院长范祚军教授指出,基于“一带一路”金融支撑体系创建时间上需要循序渐进,由近及远,空间上先做好境内的准备再向境外延伸。他认为应该首先在国内形成一个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私人资本共享收益与风险的金融支撑体系,增加对开放性金融支撑的发展力度,其次在国际上促进相关国家的投融资便利,帮助相关国家实现货币体系稳定,并争取建设统一的信用体系。

关伟建议一是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金融基础设施设计框架的讨论。在国际市场标准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强化国际金融组织和标准化组织的沟通联络,鼓励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二是鼓励“第三方”市场化机构参与零售金融服务探索。三是借鉴“特区模式”。具体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领域,通过“特区模式”允许对征信、支付等相关创新金融技术和业务在一定范围进行试验和探索。四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研究与人才培养进行合作。一方面,充实各国基础设施领域的研究力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培养使用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提供人才保障。

鼓励“走出去”企业金融创新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走出去,相信会碰到很多外汇价格的风险,如何避免或减轻外汇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走出去”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南开大学经学院院长梁琪教授的研究显示,外汇风险对冲能够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创新。研究发现,中国的上市公司当中使用外汇风险衍生产品去对冲外国风险的企业非常少,尤其是有外汇业务的企业。而使用对冲外汇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企业能够带来企业效益的提升。

他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在资金的需求者和资金的供给者之间提供金融解决方案。金融创新也是中国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前提是金融一定要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经济。“像我们经常讲的枪,既是拿在警察手里也可能拿在匪徒手里,金融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工具,其最大的风险是道德风险。”梁琦说。

前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行长金孝贤则通过实操经验提示在采用金融创新工具进行汇率对冲过程中的风险,提醒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要谨慎加杠杆,要充分听取专业投资机构的意见。

人民币取得影响力需加强信任积累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C·默顿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金融科技行业有着非常强的竞争力,会加速整个金融整合的进程、资源的重新分配、跨境投资等。但是要实现这样一切,光有技术还够,必须赢得客户的信任与认可。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整理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规模不足6%,以人民币为例,截至2017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占全世界跨境贸易总规模的1.61%,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交易结算综合占比6.51%。

基于人民币在全球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地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应用金融教育中心主任李文庆认为,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大,若要掌握影响全球通胀预期的主动权,并在一定程度上跟美国的货币政策脱钩,有必要让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美元竞争并取得一定的主导地位。但李文庆指出,中国要实现人民币的主导权,信任(Trust)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建议中国一是要逐步放松跨境资本控制,其次要逐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经济体系中的独立性,才能更好地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货币使用者的信任,逐步累积信任资产。

相关推荐
津巴布韦申请巴西开设人民币账户以便还贷

津巴布韦政府25日要求巴西指定该国的一家银行在中资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以方便其偿还2015年向巴西的一笔借款。

人民币国际化再获进展 缅甸成功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仰光分行成功投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接参与功能,成为缅甸首家CIPS直接参与行。

外资资管机构:中国市场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

​“中国市场既具有发达市场的稳定与高质量,又有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潜力,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是有更大的发展机会。”贝莱德基金总经理张弛11月29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