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五颗白杨——杭锦旗人武部治沙纪实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2018-07-20 18:18:28

杭锦旗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仲夏时节,走进杭锦旗人武部“万亩林”生态基地,看到那屹立于高岗上的五颗白杨树,根深干壮,枝繁叶茂,耳边不自觉的就想响起了,那这传唱多年的小白杨。

同处于祖国北疆,同样是意志坚强,这五棵生长着于茫荒沙海中的白杨树犹如一面精神旗帜,高高飘扬。

“我们杭锦旗地处毛乌素沙地北缘,库布其沙漠横贯东西,在全旗1.8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经沙化、半沙化面积就占一半还多。多年来的‘沙进人退’‘沙进人贫’的现象让人无可奈何。”采访中,杭锦旗人武部生态基地民兵训练基地副主任高立军说,面对这种情况,1994年春天,在杭锦旗人武部部长王中强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下定决心:“在沙漠中建个万亩林,把南移库布其沙漠拦腰斩断。”

沙海种树,虽然信念坚强,但面对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重的土地沙化现状,一部分人武部组织干部、职工和民兵虽投身于治沙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战斗中,但信心明显不足。为了鼓舞士气,王中强带领五名干部选择了环境最恶劣,最高的沙丘制高点,每人种下了一棵白杨树,坚定的打响了死亡之海变绿洲的战斗。

五棵树是万亩林的起源,更是杭锦旗人武部生态建设的力量之源。最早就参与种树的一位杭锦旗人武部干事告诉记者,那时的明沙流动性很大,沙质软滑,车辆很难开进沙中腹地,又没有牲口驮,500多根围栏水泥杆全靠人肩背扛,但没有一人叫苦,终于让500多根围栏水泥杆各就各位。接下来的挖树坑又是一场硬仗,每个树坑必须深挖1.5米以下,方能植树。更有意思的是,当时种的干事,因风沙常常“钻”进头发,大家就剃成了光头,终于在苦战43天后,23名“和尚头”,栽植了2000多亩沙柳和高秆杨。

至此,以五棵树为起点,杭锦旗人武部在库布其沙漠南沿已经建起了一个占地7.6万亩的生态基地。通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形成了“草灌乔结合、点线片连接、育围管并重、水电路配套、种养加并举”的建设格局。2009年以来,“杭锦旗国防教育基地”“治沙绿化基地”和“政府林”“青年林”“学生林”“企业林”“三八妇女林”相继在此落户。

沙漠渐绿,曾经的“万亩”誓言仍铿锵有力。杭锦旗人武部没有停留在“为了治沙而治沙”的层面,而是大胆地提出了“向沙漠要效益”的口号。智慧的人武部干部、职工通过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最终摸索出了一条“以绿养绿、以绿扶贫、以绿致富、以富促绿”的良性发展之路,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和军事效益。

上世纪80年代,杭锦旗兴起了“绿色浪潮”。人武部郑重承诺:“只要是植树,只要是绿化沙漠,我们将无偿支援,提供树苗。”那时的杭锦旗在修“穿沙公路”,人武部的干部、职工、民兵从“万亩林”中砍了40多万公斤的沙柳,为“穿沙公路”治沙播绿。截至目前,人武部累计为农牧民无偿提供苗条100余万公斤,价值3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有效治理荒沙8万余亩,帮助50多户贫困户走上富裕之路。

人武部重点扶持的青年民兵乌日更达赖,在得到人武部无偿援助的苗条和技术支持后,在自家的草场开始种植沙柳,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已拥有林地2.6万余亩,他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成为当地治沙致富的一面旗帜。

遵循自然规律,讲究科学种养。这是杭锦旗人武部在治沙造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治沙方面,人武部发明了“固身削顶”“撵沙腾地”“乔灌草齐拉法”等10余种治沙绿化方法。种植方面,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发明了“容器植树法”“秋埋春露法”“模拟飞播法”等方法。护树方面,发明了“穿靴戴帽”“迎风挡沙”“三角护树”等方法,使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大大加快了生态基地建设的步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4年来,杭锦旗人武部的干部、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苦战沙海的决心与斗志却始终没有动摇。如今,他们仍然以每年200亩的速度,用绿色涂染着沙漠。

离开万亩林,回头遥望五棵白杨树,却发现那激励着一代一代杭锦旗人武干部职工不懈奋斗的白杨树,也似身着绿装,在蓝天白云下,愈发高大挺拔,愈发雄壮威武。(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相关推荐
让世界分享库布其经验——库布其模式的启示

库布其模式的启示: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顺应自然,沙漠是和人类能够和谐共存的。

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解读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历届党委政府,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决策部署,团结带领沙区各族干部群众,大力推进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响沙湾文艺演出

响沙湾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