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定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2018-06-11 17:42:00

新华丝路网海口6月11日电(江涛)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分析师在海南省定安县调研时发现,定安县以龙湖镇、富文镇为试点,创新机制,多举措做实做强集体经济,让“空壳村”实起来并最终带动脱贫攻坚的经验探索取得初步效果。

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龙湖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有力措施,扎实推动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深入调查摸底,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全面突破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龙湖镇委镇政府成立专题调研组2个,组织开展调研共计12次;在全面盘点、认真选点、深入跑点、征集观点的基础上,出台了《龙湖镇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实施方案》。

二是针对性选择产业。在摸清各村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有产业基础的村,龙湖镇以桐树村、居丁村为试点,坚持政府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资源有效利用,做强集体经济。

桐树村党支部书记陈宁于2013年底牵头成立的天堂山黑山羊饲养专业合作社,仅2016年出栏黑山羊达2000多头,产值约400万元。

通过几年的努力,龙湖镇桐树村实现了“弱支部”变“强支部”。2016年底,桐树村人均年收入10933元,较2013年增长约56%。先后获得“定安县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小康环保示范村”“海南省卫生村”等称号。

三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为了支持集体经济发展,龙湖镇还加大了资金整合和支持力度。一方面将产业扶贫资金拨付村集体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另一方面,镇委镇政府积极主动协调信贷部门,为天堂山黑山羊饲养专业合作社争取贷款资金70万元用于扩大规模,羊舍由原来的20间扩建到32间,养殖规模达2000多只。

同时,龙湖镇还于2016年被列为海南全省11个村级集体经济示范乡镇,争取财政支持资金300万元。

在探索新模式过程中,龙湖镇委镇政府以“党建+”的模式为统领,在全镇有基础的行政村大力推广集体经济,使群众获得了扎扎实实的实惠,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分量。

多模式加强村集体经济

定安县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大部分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新形势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定安县龙湖镇创新发展思路,走出仅靠出租村集体资产的老路,积极探索“土地入股”“混合经营”等多元化发展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定安龙湖南科食用菌有限公司是受益“混合经营”模式的代表,公司位于定安县龙湖镇尧什村,主要经营以食用菌为纽带的循环生态农业,公司的3个村集体共建大棚是龙湖镇以多元化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成果。

基地负责人吴孔利介绍,3个村集体共建大棚一年产出蘑菇百余万斤,带来将近百万元的利润。2016年10月,龙湖镇在居丁村投入100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作为股本投入南科,利用“混合经营”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3个蘑菇种植大棚。按照协议,居丁村委会每年可获得不少于利润所得6%的分红。

短短两年的时间,公司的年产值由50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现有固定员工230多名,每天蘑菇产量达到了12000斤。

“土地入股”也是龙湖镇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之一。2016年5月,桐树村引入海南娘艺巧食品有限公司,将村中闲置多年的土地入股,以“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参与经营,不仅获得每年近万元的地租和分红,还让产业扎根乡村。陈宁表示,2018年他们创新工作模式,利用整合的土地发展种植经济。种植所得利润按照6:3:1比例进行分配,即六成所得分配给贫困户,三成收入所得分配给村集体,一收入分配给管理人员。

“这一做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让政府、企业和贫困户实现共赢。”龙湖镇委书记徐吉表示,在此过程中,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企业规模得以扩大,同时农户还能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一直以来,政府在分配产业扶贫资金时,都是采取无偿拨付给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村集体并没有得到收益。

针对这一问题,定安县创新采取产业扶贫资金拨付村集体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的模式,村集体作为出资人,不参与日常管理和经营,按照与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约定定期获得分红,再把分红用于发放给贫困户和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同时,政府也鼓励引导贫困户以劳动力或扶持资金(或种羊)入股合作社,为可持续性致富脱贫打牢基础。

据了解,2016年以来,该模式共带动龙湖镇居丁、里变等9个村126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扶持困难群众 49户,其中13户年收入逾3.8万元。

定安县富文镇大里村是海南省人社厅定点扶贫村,2015年之前,富文镇村集体经济薄弱,基本没有收入,经过调研,大里村党支部明确了重点扶贫工作是发展集体产业和完善村基础设施,并最终确定了因地制宜发展秀珍菇种植产业。

大里村党支部前期选择与龙湖镇南科食用菌栽培基地合作,第一期省人社厅直接资助8万元,富文镇投入4万元,合作社贷款投入10万元,共筹到资金22万元,用于购买菌包和支架,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

2017年7月,1500平方米的秀珍菇栽培示范基地动工建设,8月24日正式投入生产。秀珍菇栽培示范基地能给贫困户提供劳动岗位,贫困户可以优先来菌种场务工,一天能挣到80多元。这样,贫困户可以在不离家的情况下增加收入,目前,已有9户贫困户主动参与了进来。

“大里村第一批12000个菌包摘菇7500公斤,净收益约1.5万元。目前合作社第一期已有了盈利,大家为了长远的发展,决定继续投入,用来扩大规模。”大里村党支部书记叶学坚说。

据了解,第二期省人社厅资助9.5万元,富文镇政府协调资金15万元,合作社投入15万元,用于扩大规模建大棚和购买设备。2018年扩大规模后,全年生产80000个菌包,产菇约3.7万公斤,年净收益30多万元,按股份分红,村集体经济(村委会)可得收益约10万元,并可带动当地村民和贫困户30人就业。

定安县委书记陈军表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强后盾,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与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结合起来,鼓励支持和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提高农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收入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杨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