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移动支付企业“走出去”路漫漫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4-11 16:09:13

日前,中国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启赟金融信息服务(上海)公司(iPayLinks)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甄国钢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透露,在获得新融资后,公司将加速海外布局,未来平台交易规模将高速成长,预计三年内将突破1000亿元。

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基于业务拓展、争夺数据入口、打造资本概念等多重需要,国内支付公司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布局海外市场,但中国支付企业“走出去”仍面临重重压力。政府应鼓励中国支付企业全球推广“中国标准”,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

业务拓展、争夺数据入口等成为推手

据报道,2018年1月25日,支付宝宣布进入以色列,正式将移动支付服务带到中东地区,为中国游客提供便利。而以色列也成了全球范围内第38个支持支付宝扫码付的国家和地区。另一移动支付巨头微信的跨境业务已登陆包括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在内的20个国家和地区。

甄国钢还表示,目前公司已在香港、新加坡、吉隆坡、伦敦、纽约和中东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下一步,公司将考虑深耕东南亚市场,并开拓拉美市场,争取用三年时间将全球网络基本搭建起来。“过去限于财力,我们只能一个市场一个市场地去拓展,现在有了资金和股东的资源,我们可以并行拓展,未来三年我们将加快全球化。”

目前,iPayLinks平台支持全球200多种支付方式,覆盖北美、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在线可接受主流国际信用卡、借记卡、预付费卡与虚拟卡等多种支付方式。报道称,甄国钢预计未来三年iPayLinks交易规模将保持3倍以上的年增速。

支付公司缘何加快“走出去”步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谈道,支付公司出海首先是业务拓展的需要。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国内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商业模式、支付运作体系及标准化输出成果,其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既用于电商网购,又用于线下生活服务、公共缴费。其次是争夺数据入口的需要。支付业务是入口性平台,可以留下海量大数据,后续可以广泛用于开展理财产品、征信体系等延伸业务。再次是资本概念上需要。支付公司属于金融科技板块,去年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在海外上市,为了增加海外投资者的想象空间,他们也要出海。最后是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走在了前面,这种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更多支付公司“走出去”。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研究咨询部主任丁继华也表示,随着国内移动支付市场趋于饱和,移动支付企业必然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以寻找更多新的利润增长点。

各国用户消费习惯、金融监管政策有差异

在数字支付领域,中国已经领先世界。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30408.2亿元,环比增长22.50%。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弗雷斯特的数据,美国2016年的移动支付交易总额仅为1120亿美元。

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支付企业“走出去”仍面临重重压力。在曹磊看来,国内外用户消费习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政策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不同的金融监管框架下,如何打破壁垒是中国企业要面对的一大挑战。另外,海外移动互联网还有待普及,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

丁继华也指出,“走出去”的移动支付企业主要限于为中国出境游客和当地华人提供服务。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关于保持移动支付产业全球领先地位提案中表示,国际支付标准长期由维萨和万事达卡等西方银行卡组织把持,在移动支付标准制定上中国面临失去话语权的风险。

为此,贺强建议应该将移动支付作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国策的核心战略,继续为移动支付创新与“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将移动支付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鼓励中国企业与当地机构合作。中国移动支付具备领先优势,周边国家也迫切需要移动支付建设,政府应从政府间合作、外汇管理、信贷政策等方面鼓励中国企业与当地机构合作,造福沿线居民。此外,应该鼓励中国企业牵头制定国际支付行业标准,增强“中国标准”的话语权,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

相关推荐
湖南安装积极迈出“走出去”步伐 海外市场持续壮大

历年来,湖南安装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推动海外业务积极向集工程投资、设计、建设、运维于一体的“投建营”模式,以及“工程+贸易”模式转变。

在合作共赢中紧密相“链”——“组团出海”追访记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疲弱等压力挑战,中国多地政府部门自去年底以来积极“组团出海”,组织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户“请进来”,政企协力,主动出击,拓展市场。

浙企微光电子投产泰国 出海深耕产能合作

中国电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微光电子日前在泰国东部的泰中罗勇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成为又一将与东南亚地区进行深度产能合作的中国高技术含量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