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口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献策经济发展

2018-02-12 14:36:00

 新华丝路网海口2月12日电(王益民)海南省海口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近日召开的海口市“两会”上,围绕营商环境、总部经济、实体经济、人才引进等方面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刘文民代表:不断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已成为海口市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就业、增加财政税收、扩大社会投资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海口应努力营造亲商、爱商、惠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市场活力。

一是海口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要从产业方面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对行业龙头企业实行精准服务和资源倾斜,提供政务服务、人才落户、医疗保障、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绿色通道,充分激发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二是人才规律是跟着资本走、跟着市场走、跟着政策走,希望政府制定比外省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是医药产业是海口的支柱产业,20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希望政府加大力度鼓励医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加速企业的优秀产品尽快实现成果转化,积极推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建设。

四是营造尊商环境,重视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建议相关部门定期举办银企合作交流的座谈会,简化、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工程,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根据民营企业守法经营、纳税额度、信用等级、产业规模、吸纳就业等情况公开、公正评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加民营企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最大限度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参政议政能力。

叶振平代表:完善优惠政策加快总部经济发展

总部经济在产业带动、人才集聚、技术创新和要素集聚辐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海口将总部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抓手,出台完善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

一是建议依托中国最好的生态环境、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中国唯一的省域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借鉴外地发展总部经济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新路子来发展海口总部经济。

二是完善总部经济发展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在企业总部考核认定标准上,既要考核企业缴税市级留成总额,也要考核企业规模、成长性、投资额、环保等方面。建立总部经济优惠政策的长效机制,设立综合奖、单项奖,根据企业对海口的贡献大小或几项指标来设定不同的奖项和奖励标准,细化“一事一议”的内容和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是做好规划、设计、建设“总部基地”工作,切实抓好“筑巢引凤”基础设施的打造。建议在西海岸或高新区规划设计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块,采取多元化投资开发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开发建设企业总部所需的办公基地,彻底改变海口市没有“总部基地”的历史,进一步扩大“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发挥总部经济引领作用。

四是设立“总部经济”常设领导办公机构。建议在市发改委增设“海口市政府企业总部办公室”,由市长或常务副市长分管,在有关委、办、局增加总部经济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五是研究完善“总部经济”优惠政策的激励性和可操作性,逐一开展对落户海口的企业总部的认定工作和优惠政策的兑现工作,扩大海口市政府为企业真心办实事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叶茂委员:应加大对实体经济投资力度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和重要支撑,海口应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一是建立龙头企业直通车制度,为企业设置绿色通道,有效缩短办事时限、简化办事程序,为企业排忧艰难。

二是政府应出台“留才”相关政策,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制度,建立“租购并举”为核心的大学生保障性住房体系,实施人才积分落户政策。

三是加快推动城市公共事业发展,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如海榆中线有金鹿工业园、狮子岭工业园区等,但整条路没有配备市政污水管网。

四是出台入园企业租金优惠补贴、贴息贷款、技改资金扶持及税收减免政策,加大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力度。

五是鼓励工业企业集约用地,在符合规划前提下,工业企业在现有工业用地上新建或改造原有厂房、增加容积率,不增收土地出让价款;对改造后容积率超过对应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40%以上的,可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政策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助。

邢丹丹委员:拓宽人才引进思路,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国以才兴,企以才旺。完善人才引进制度,是地方培养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是以商引才,将人才引进与招商引资相衔接,实现“招才与招商”“引智与引资”完美契合,做到人才、产业、资本融合。

二是开展“人才引进落院校”活动,搭建企业与高校联合创建项目合作的平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专家、教授落户海南,并不定期到企业工作;把高校专业整合、教学改革与地方政府人才战略相结合,引导高校设立与地方密切相关的专业。

三是完善人才引进服务体系,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实施人才人事服务代理制,大力培育中介服务机构。

四是挖掘各类优势人才资源,依托海南本土名校资源,活跃校友联谊会、同乡会等平台,搜集在外工作海南籍高层次人才资料,实现各类人才学习、交流制度化、经常化。

五是构建全方位企业信息、人才信息集中化,服务体系集全化平台。建立“海南人才网”,宣传人才引进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发布急需人才招聘信息,实现一站式全服务。

责任编辑:郝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