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从输入到输出 中英教育交流彰显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自信

来源:未来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18-02-02 09:37:00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表示,新时代中英双方将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拓展“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扩大多领域合作。

“英国引进中国基础教育数学教材,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此次访华宣布将与上海开启数学教师互换项目,并继续派遣200名英国数学教师赴华交流学习等,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基础教育体现了某些方面的优势与可取之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博士如是说。

40年巨变 中国教育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

1月31日,英国现任首相特雷莎·梅展开了对中国为期的三天访问,此次随行的有英国教育供应商联会BESA、英国技能合作组织、曼切斯特大学。前身是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CVCP)的英国大学团Universities UK、还有连锁幼儿园Busy Bees、剑桥科技园等教育机构和组织。

31日,特蕾莎梅参观了由武汉大中小学学生团体组成的教育科技展,她宣布英中在教育领域将开展总值达5.5亿英镑(约10.2亿新元)的合作项目,继续派遣200名英国数学教师赴华交流学习,共同启动学前教育人员培训,在中国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等。

从输入到输出 中英教育交流彰显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自信

特蕾莎梅访华时与武汉市中小学生交流(来源:湖北卫视)

“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就中英基层教育交流来讲,过去是我们到国外去参观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更多的是英国教育资源单方面输出到中国,我们单方面地接收。这些年来,开始由英国出经费,派他们的教师、校长到上海接受培训,我们国家也开始把小学数学教材学案输出到英国。”北京市教育学院教授李雯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说:“这两个国家之间平等的双向交流说明了中国的教育和国家发展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而被认可的前提是中国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被认可,反映了我们的国家的强大和教育的进步。”

记者梳理发现,中英两国的教育合作开始于30年前,当时我们是文化输入方。1987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集团合作,将朗文教材引入中国,在我们的英语课本里融入此前没有的日常交际用语,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景对话中掌握单词和语法。

30年后,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实现了教材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

2017年秋季新学年起,英国有约80000所小学开始使用中国上海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教材英文版,包括课本、练习册和教学参考书,共36个品种。

据悉,英国教育界对来自中国上海的小学数学教材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世界领先的数学教程”。

中国基础教育教材走出国门被欧洲认可,这不仅是中英教育交流合作结下的硕果,更是对中国教育改革成就的肯定。

“双基”铺垫 给了中国教育走出去的强大文化自信

中国教育走出去的机缘来自中国教育的成就被世界瞩目。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表示,衡量15周岁男女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基本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指标之一。据悉,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成绩让世界的目光为之聚焦。2009年上海学生阅读测试荣获世界第一,2012年,上海学生数学测试又获世界第一。

自2014年起,英国与上海正式启动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据统计,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英国和上海分别选拔互派400多名数学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专家及研究人员等进行交流,至对方学校进行短期数学教学工作,并接受专业发展培训。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是中国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出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中小学教师互派项目。

据李雯介绍,北京市教育学院从2004年开始参与一些国际合作培训项目和英国使馆文化处的项目交流。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对国外的关注远远胜于外国人对我们的关注。那个时候,中英合作交流更多的是我们借鉴他们的资源,带着一种崇拜的心态引入英国的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学习他们先进的东西。近些年来,培训项目主要是中方提出需求,然后中英教育人士合作备课,双向交流。”李雯继续说道,“我也曾经带我们从英国邀请来的资深培训专家和校长学者到北京的学校做调研。英国的专家学者也从我们中国的学校当中发现诸多让他们惊叹不已的教育亮点。开放合作以后,我们看到了问题,也打开了教育发展的思路。”

一直从事教育研究的洪明博士告诉记者,过去,中国基础教育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尽管我们现在讲教育的核心素养等,但这些都离不开“双基”。“如果没有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强调所谓的核心素养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等就是空中楼阁。”洪明补充道。欧美国家过分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核心素养、个性发展、素质结构等某些方面有所下滑。

洪明认为,总体来讲,中英基础教育的交流合作对于交流的双方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对于中英两国青少年的成长肯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平等的、双向的交流才是常态的、友谊的交流。大家在彼此了解的前提下互相借鉴,互相启发,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在李雯看来,如今的这种双向交流代表了平衡,也增加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帮我们认清当前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我们借鉴更多的资源和方法改进我们的教育。同时为英国青少年的发展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使他们有机会从中国的教育成就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今日中国教育如您所愿:已面向世界 正走向未来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983年10月1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教育“三个面向”。

为此,洪明解释道,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中的“面向世界”就是增强与国际上不同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经验和做法,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如今,我们的高考改革跟十年、二十年前相比,题目更加灵活,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价值观念等。”

不过,洪明建议我们在开展国际教育交流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交流过程中,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头脑,首先要学习别国的长处,取长补短,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要相互学习,但不能忘记妄自菲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中国的教育有其独特之处,我们不能对中国教育没有信心。最后,在国际交流中,要保持各自的特色,相互交流和学习并不意味着最终走向一样,两者要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独特的做法。即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做大做强教育。比如,中国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不能因为国外没有这个,我们就放弃基本的教育方针政策。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表示,新时代中英双方将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拓展“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扩大多领域合作。

李雯认为,整体而言,我们的教育处于转型期,从强调知识到提倡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正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未来,期待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推动中英两国开展平等、双向、深入的交流合作,加强研究,让中国的教育在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篇章。

相关推荐
中企承建的空中交通管理工程项目助南苏丹收回高空空域管理权

南苏丹总统基尔日前宣布,随着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TMS)临近交付,南苏丹即将从邻国苏丹收回对其主权空域的控制权。

一季度开局良好 中欧班列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

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运行继续取得良好开局,开行数量、运输量实现双增长,进一步提升了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