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亮名片 提成色 激活力--上海着力打响“文化品牌”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12-27 15:04:55

新华社上海12月27日电 (记者许晓青、吴霞)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近日获国务院批复,到2035年,上海将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迈向“人文之城”,对标国际一流,上海最新提出要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激发城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吸引力。具体举措上,祭出“上海文创50条”,推动上海文化领域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曾被誉为文化大码头的上海,5年多来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在全国试点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一批院团品牌、创作品牌、人才品牌呈现奋楫者先的蓬勃发展状态。 

近日,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学习讨论会,提出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京剧”和“上海电影”一直是上海文化的两大金字招牌。作为中国电影诞生地,在文化发展上,既不忘本来,也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近年来上海京剧院、上海电影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等马不停蹄,相继拍摄完成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与杨修》等,在国内外屡获殊荣。最新建组的《贞观盛事》项目,已是梨园名家尚长荣与导演滕俊杰第三次合作拍摄3D京剧电影。 

打响“上海京剧电影”这一深耕厚植的海派文化品牌,不仅依靠名家名导,更得益于创新思维和方法。 

“100多年前,国粹京剧融入现代电影;如今进入新时代,3D技术等为京剧艺术再添华彩。”上影集团董事长、总裁任仲伦说。 

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认为,繁荣发展京剧电影,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引领和践行中国先进文化。“运用时尚元素和高科技增强传统文化吸引力,这体现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为城市文创活力固本培元 

上海于近日出台《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继上海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后,对文化领域制度供给的再强化、再升级。 

上海提出要处理好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的关系。“支持文创产业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也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范围让出来,把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上海市有关负责人说。 

“上海文创50条”以较大篇幅聚焦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业内点评“干货满满、解渴管用”。 

据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介绍,“上海文创50条”提出合理利用存量用地。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合作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兴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 

在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文创的同时,政府决策更加有的放矢。上海确定拿出城市发展中最优质的空间,为百姓打造最佳的文化精神家园。未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地标性重大文化设施将向公众开放。 

“有效引导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集聚,减轻文化创意企业负担,进一步保障市场主体的创意创新活力。”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解读“上海文创50条”的含金量。

跨界融合:“文化+科技”增强软实力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介绍,依托自贸区、科创中心等的先行先试,加上“上海文创50条”保驾护航,将推动上海文创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初,“001号”合资企业营业执照颁给了美国微软与中国百视通合资成立的文化科技企业。得益于自贸区先行先试,上市公司东方明珠新媒体旗下的百视通品牌近年来在全球打响,成为网络电视(IPTV)领军企业。 

随着自贸区深化改革开放“溢出效应”突显,上海浦东从早期的文化资源稀缺地,迅速崛起为“文化+科技”的战略高地、创新策源地。仅以张江文创产业园区为例,当地已集聚了阅文、沪江、盛大、喜马拉雅等一批品牌企业,同时张江正在建设科学城。 

未来上海将更加注重“文化+”的跨界融合发展。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分析,上海盘活家底、发挥优势,将文化与科技、金融、贸易、高端制造业融合,未来更加潜力无穷。 

如今,“文化+科技”的融合效应已辉映浦江两岸。“西岸滨江”品牌已获法国蓬皮杜等国际一流艺术机构认可并达成合作,中外文创企业近悦远来。上海徐汇区利用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优势,未来还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西岸智慧谷”等。

相关推荐
“小”咖啡里的“大”市场

中国不仅有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和势头正盛的“新茶饮”,“舶来品”咖啡同样“蹿红”,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海纳百川和旺盛需求。

上海北外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25日从上海市虹口区获悉,2023年,虹口全区新设市场经营主体8527户,同比增长284%,增幅位居上海全市第一位;落地日本HADO、阿联酋博禄、新加坡凯德卓盈等25个国家或地区的99个重点外资项目,实到外资同比增长17.2%。

长三角一体化丨“宣城—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直达班列首发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物流”

​记者2月24日从中远海运集团了解到,2月23日,上海港海铁联运网络新增一城,安徽宣城至上海洋山港的海铁联运直达首发班列从巷口桥铁路货场出发,前往上海芦潮港站,这一线路将会有效助推长三角“一体化物流”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