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发掘“大国非遗工匠” 为“一带一路”注入文化力量

来源:中经社 责任编辑:谭博文 2017-09-21 17:16:00

图为项目座谈会现场

图为项目座谈会现场

新华丝路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叶琼、唐云) 为寻找“大国非遗工匠”,培养中华文化代表人物,承担“一带一路”文化使者的重任,大国非遗工匠专项公益工程工美项目21日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同时召开项目座谈会。

此次活动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工艺美术协会、大国非遗工匠(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协办。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四光在会上表示,大国非遗工匠专项公益工程工美项目是为了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真正有实质的文化自信。“一带一路”为非遗发展带来了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一带一路”上应该有“我们”的参与,“大国非遗工匠”是“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上呈现给世界最好的中国礼物。

本次项目将在全国3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进行认定,平均每个地区认定十名“大国非遗工匠”、十位“提名大国非遗工匠”,主要面对的群体为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在每个地区设立“大国非遗工匠传承基地”一处,用于大国非遗工匠开展研究、传承等活动。本次项目获得先期资助资金1200万元人民币,用于与之相关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据了解,“大国非遗工匠工美项目认定与资助仪式”将于11月17日在北京举行,同时将颁发“大国非遗工匠传承基地”牌匾,成立“‘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专项公益基金”。

“大国非遗工匠”的技艺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华文化、表现东方之美的系列产品,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中国礼物”。基金会将依据“中国礼物”本身的特点选定单位进行合作,让产品流通于1504家4A/5A级景区、700多家博物馆大厅、512所孔子学院、1073个孔子课堂、“一带一路”67个国家中国文化中心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非遗经济形态。

此外,基金会计划用10年时间(2018年—2027年)开展“一带一路”中国非遗世界行主题活动,每年组织一次,每次活动组织20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沿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非遗文化的展示、传播、贸易、交流等活动。10年时间内计划援助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相关推荐
2020海南自贸港大国非遗工匠艺术珍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举行

12月27日,“2020海南自贸港大国非遗工匠艺术珍品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大会”在海南省博物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