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质检总局支树平:打击假冒伪劣助力质量提升

责任编辑:王凡 2017-09-13 17:30:00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刘文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文于9月12日正式发布,其中针对加强全面质量监管方面,明确规定要做好新形势下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健全打击侵权假冒长效机制。

9月13日,在国新办就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明确表示,打击假冒伪劣也是质量提升的应有之义和一大重要手段,并将其作为质检系统长期的重点工作,通过持续开展“质检利剑行动”、集中整治重点地区领域假冒伪劣、缺陷产品制度召回三大手段倒逼质量提升。

据支树平介绍,质检总局首先持续开展“质检利剑行动”。2013年以来,质检总局查办了质量违法案件28万多起,查办的违法案子的案值超过140多亿元。

第二,强调重点地区集中整治。“如果有些地方某个产业产品比较集中,假冒伪劣产品比较多,就对其亮黄牌,集中整治。继续抓重点领域,抓电商质量提升,抓进出口质量监管。”支树平介绍称,近些年来,质检总局已对约350多个地区进行集中整治,倒逼质量提升,如国际品牌运动鞋案,一次查获17000多双国际品牌鞋,涉及假冒匡威、花花公子等9个品牌,案值2亿多元。

第三,通过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批次性存在安全风险的产品,进行修理、更换、退货再到消除安全隐患的召回。近些年,质检系统召回力度越来越大,数字也越来越多。以汽车为例,缺陷汽车最初开始召回每年几十万辆,但从2013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以来,2013、2014、2015每年召回500万辆以上,2016年达到1133万辆。质检总局也将继续保持这样严查、严管的势头,扩大召回范围,提升召回的能力,筑起安全防线。

支树平表示,尽管相关监管部门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假冒伪劣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打假之路”存在不少困难,甚至出现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意识,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此外,还出现个别地区“保护主义”的倾向,不愿曝光,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问题。

下一步,质检总局将借助《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对每一件涉嫌造假的线索,都要盯住不放;对每一起质量违法案件,都要一查到底;对每个造假企业,都要彻查严惩,甚至公布于众;对每一处质量造假集中的区域,都要给它亮黄牌,甚至行政约谈、挂牌督办。质检总局将下最大决心,通过严查严打严惩,坚决遏制住假冒伪劣蔓延的势头。

与此同时,支树平也号召广大企业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履行缺陷产品自觉召回的责任,提高自身产品美誉度,并以此提升顾客信任感和忠诚度。希望广大消费者拿起法律武器,主动举报假冒伪劣和缺陷产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第三届进博会共享经济规范与发展论坛电子会刊

围绕“新动能、新视野、新领域”主题,探讨如何制定更好的行业发展标准和政策、如何实施更有效能的监管手段、如何实现更优的商业模式、如何传递更好的分享新理念、如何打造更好的分享经济新业态、如何以信用构建更好的供应链金融。

雄安高质量发展应树立高质量标杆

“雄安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所提出来的任何建议,要经得起历史的验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表示“雄安质量”的标准应该是中国的标准、国际的标准。

质检总局发布2018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计划

2018年3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8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计划》,并发布公告,明确经检验合格的进口玩具自3月6日起无需加贴检验检疫标志。《2018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计划》共涉及219种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八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