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苜蓿进口11年增长4876倍 中国亟需建立现代的饲料原料生产体系

来源:甘肃经济研究中心 2017-08-16 15:24:00

近日在甘肃省酒泉市召开的第七届(2017)中国苜蓿发展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进口苜蓿数量从2006年的0.03万吨猛增到2016年的146.32万吨,11年累计增长4876倍。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优质牧草的缺口将有200多万吨,业内人士呼吁我国应建立现代的饲料原料生产体系,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根据《十三五奶业发展规划》,2020年全国奶业产量将有4100万吨,需要600到700万头泌乳牛,据测算需要600多万吨的苜蓿,而目前国产苜蓿的数量仅为180万吨,加上进口的130多万吨,尚有200多万吨的缺口。”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琳说,中国应大力发展专业化的饲草生产,满足畜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苜蓿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牧草之王”、“饲料皇后”的美称,是地球上栽培时间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优质牧草。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后被带回中原种植,是丝绸之路上的植物使者之一。

据了解,美国苜蓿的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是美国仅次于玉米、小麦、大豆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占全球种植面积的1/3。而2015年,中国苜蓿种植面积仅为471万公顷,产量小、质量不高,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除了苜蓿之外,我国其它牧草的进口量也在快速增长。据荷斯坦杂志从中国海关获得的数据,2016年我国进口干草168.59万吨,同比增长23.52%;其中苜蓿进口146.32万吨,同比增长20.59%;燕麦草进口22.27万吨,同比增长47%。

“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中还存在着典型的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尚未建立起大规模的饲料原料生产体系,饲料生产在农业生产体系中没有占到应有的位置。”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卢欣石说,三聚氰胺事件后,人们对饲草的认识有所提高,草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机遇期。

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计划每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50万亩,经过几年发展我国优质苜蓿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万亩。

“国内饲草企业受资金限制和储存条件等影响,很难做到全年持续供应,国产苜蓿供应稳定性差。”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副秘书长豆明说,此外,国产苜蓿还面临着成本高、价格低的不利因素。美国苜蓿生产成本为850元/吨,国产苜蓿生产成本高达1300元/吨,而且国内苜蓿没有定价权,很难实现优质优价,每吨市场销售价格一般较进口价低300到500元。(张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