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甘肃武都:特色文化扮靓美丽乡村

2017-08-03 11:52:00

屋顶没有瓦,而是层层的青石板,这是武都区鱼龙镇宁家山村特有的建筑形式。

“这是我们村的特色,青石板就产自村后的山中,价格不高,还古朴美观。”宁家山村村主任强杰说。

webwxgetmsgimg1

武都区鱼龙镇宁家山村

宁家山村地处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北部特困地区,2013年,被列为鱼龙镇建档立卡贫困村。2016年,宁家山村获得国开行400余万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充分利用丰富的青石板资源,将屋顶建成石板屋顶、用石板铺设广场、用小石板堆砌文化墙面,既保留了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提升了村子的整体形象。

webwxgetmsgimg

宁家山村的青石板屋顶

“我们还将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高山戏,组建团队,打造品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鱼龙镇党委书记庞云说,武都高山戏为甘肃省独有的两大地方特色剧种之一。2008年,武都高山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家山村是武都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武都区充分挖掘当地村庄特有的文化资源,让千村有千品,村村有特色,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雷同”。

在武都区池坝乡孟家庄,李克云正忙着整修房子,筹备着开起自己的农家乐,这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

webwxgetmsgimg

孟家庄村貌

“孟家庄是武都区最偏远的村庄之一,以前交通条件差,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落后。”池坝乡党委书记张宏旭说,2016年开始,孟家庄利用省级补助资金200多万,再加上区上整合的460多万资金开始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村庄的美好亮化。

“以前就是烂泥庄,村里垃圾遍地,下雨天人根本无处落脚,串门都要骑马”,61岁的村民刘希彦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投入劳动力、政府补助资金完成了房屋的改造美化。

“每户补助5000元,3000元用于房屋的改造,2000元用于庭院的改建,其它多出来的部分由农户自筹。”赵宏旭说。

孟家庄是武都区红色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当地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在村中建起了党史馆。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注重挖掘区域特色文化,将文化因素融入建设中,有重点地保留农村元素,体现农村区域特性,把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与打造地域文化相结合。”武都区委副书记张书怀说。

据了解,在新农村建设中,武都区坚持量力而行,促使建设风格层次化。把村庄分为秦巴风格、秦汉风格、藏羌风格、民俗文化和旅游景点村等不同类别,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建设项目,不搞一刀切,不搞重复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不搞超出建设能力范围的项目。

此外,武都区还根据各村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等不同类别和特点,坚持规划先行,聘请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设计单位,编制精品村和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房屋风貌改造设计,确定不同的建筑风貌、创建方式和建设标准,制定乡镇、村等不同层面的规划工作。

“在对新居的规划建设上,我们充分听取并尊重群众的意见,让群众参与,获得群众的认可。”张书怀说,按照既有利于建设,又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同时,依托双联行动载体,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截至目前,武都区共建成生态文明新农村258个(其中省市级美丽乡村7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动效应日趋显现,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提升,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高。(张新新)

相关推荐
从垂直场景切入 中经社为行业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

锚定建设“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战略目标,深耕垂直领域,中国经济信息社18日在北京发布八大数字化应用系统。这是中经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经社向构建数字化信息产品矩阵和数字业务生态迈出关键一步。

深耕垂直领域 中经社推出八大数字化应用系统

锚定建设“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战略目标,深耕垂直领域,中国经济信息社(以下简称“中经社”)18日在北京发布八大数字化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