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边民互动促民心相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7-13 16:46:00

新华社南宁7月13日电 (记者李江、刘伟、覃星星)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记者近日在中越边境广西崇左所辖的凭祥、龙州、大新、宁明四个县市采访了解到,双边劳务合作及文化交流密切,边民来往频繁。民心相通正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

跨境劳务合作释放活力促“双赢”

“我家在越南北江省,来凭祥务工已经2年了,收入比在老家强多了。”越南劳务工人阿花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

记者在凭祥采访时,遇到来自云南昆明的水果商刘开万。刘开万告诉记者,越南劳务工人勤劳肯干,他按每吨40元的价格给阿花她们支付装卸费。

在凭祥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互市区,来自中越两国的各类大卡车在此接驳。近年,像阿花这样从事跨境劳务合作的越南工人越来越多。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西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用工需求迅速增长。今年2月,崇左市分别与越南谅山、高平两省签署跨境劳务合作协议。广西另外两个边境市也与越南边境地区签署跨境劳务合作协议。双边跨境劳务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中越两国搭建起劳务合作“桥梁”。

据广西商务厅统计,越南劳务工人在我国边境地区多从事红木销售及加工、货物装卸、甘蔗砍收等业务。随着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的建设,每年仅进入凭祥市务工的越南边民务工人员就超过7000人。

广西社科院研究员罗国安说,不断规范的跨境劳务合作给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带来多赢,不仅有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边境经贸需求,增强边境地区对外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还能大幅提高越南边民的务工收入。

跨国婚姻增进民间沟通

随着两国边民来往密切,跨国婚姻已不再是新鲜事。越来越多跨国婚姻为语言互通和民心民意沟通打下基础。

“我嫁到中国已经27年了,完全适应中国生活习惯。”在凭祥市友谊镇卡凤村,越南媳妇黄阿英正带着孙子玩。她告诉记者,中国这边的生活条件好些。仅卡凤村就有20多个“越南媳妇”,多数人学会说普通话了。

记者今年春节期间在友谊关口岸见到34岁的陵氏信时,她正整理行李物品准备出境回越南娘家团聚。“我嫁到福建厦门已经5年了,今年带丈夫和两个孩子回越南探望亲人。”

对嫁到中国的越南媳妇而言,中国和越南都已成为自己的家乡。“我们特别渴望中越一直和平相处,这样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才有保障。”黄阿英说。

人文交流密切推动“民心相通”升级

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风俗相近,教育、文化、旅游等交流成为双边合作的基础。

龙州是胡志明等越南革命者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龙州对越南革命者在龙州革命旧址进行复原、修缮,并于2006年将其辟为胡志明展馆。

“这些图片生动展示了越南胡志明主席多次到中国各地参观访问的情景,体现了中越两国的传统友谊。”在广西龙州县的胡志明展馆,工作人员何玉云说,2016年展馆接待游客超过5000人次。

地处中越边境的德天跨国瀑布气势磅礴,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形成亚洲最大跨国瀑布群。随着德天跨国瀑布名气越来越大,游客一年比一年多,许多越南边民向游客推销越南特色商品。记者在界河边看到,岸上越方正在修建观音庙,并完善基础设施,希望吸引更多游客。

中越德天-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被重点推进。“旅游合作方便了双方更好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从而夯实中越合作的民意基础。”大新县旅游发展局副局长黄文香说。

近年来,在宁明县爱店镇,每年的“二月二”庙会活动、歌坡节等传统民俗节日吸引中越游客逾万人次。当下,当地与越南启动公母山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前期工作,打造边关风情旅游带。

“我已经去越南旅游三次了,风景很美,有机会我还想再去走走。”在凭祥工作的胡芳说,在越南北部可见许多中国制造的商品,不少商贩使用人民币交易。如今,慕名而去的中国游客逐年增多。据统计,今年从凭祥出境赴越参加同登庙会的游客人数同比增长了87.9%。

相关推荐
中柬“非遗”展览在柬埔寨举行一读

“非遗传承之美”中柬文创文化展暨中柬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开幕式、2024中柬大学生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启动仪式于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该系列活动由广西文旅厅、广西日报社、柳州博物馆、柬华理事总会、华商日报社等联合主办。

中国广西文化旅游推介会走进新加坡

1月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共同主办的“开年游广西 欢乐过新年”中国广西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新加坡举行。

广西广播电视台走进老挝跨国迎新活动圆满举行

由广西广播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四海同唱 丝路共鸣”跨国迎新活动在老挝国家文化宫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