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用全球资源更好服务中国大市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4-27 09:56:20

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韩洁、田野) 面对“洋品牌”大举进军国内乳制品市场,中国乳业近年来不断在创新中逆势突围,并借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开启乳业“中国制造”的发展新空间。

3月25日,距离中国万里外的新西兰奥克兰市见证了伊利集团大洋洲生产基地二期的揭牌仪式,这一中新两国经贸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总投资30亿元。

由伊利集团投建的这一全球大型一体化乳业生产基地,位于新西兰南坎特伯雷地区,一期已于2014年投产。这里是新西兰奶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牛奶年产量高达800多万吨,占新西兰整体奶产量的41.7%。

在一期年产47000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基础上,伊利计划二期推进年产16.2吨功能性乳蛋白牛乳深加工项目、年产80000吨UHT奶项目、年产56000吨全脂奶粉生产项目、年产30000吨婴儿奶粉包装项目四个单元的建设。

“伊利的收奶标准竟然比我们当地很多乳企的还要严格。”在揭牌仪式上,新西兰牧场主麦克法兰的“抱怨”格外引人关注。但他也承认,在这种“苛刻”的要求下,他家牧场的奶源质量已成为当地牧场中的佼佼者。

严格的标准,道出了中国乳品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决心。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农业部长韩长赋曾对媒体表示,民族奶业可谓“知耻后勇、浴火重生”,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养殖规模化、挤奶机械化、产业集中化的大趋势,表明中国奶业正在大踏步向着振兴前进。

“我们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中国品牌只有不断创新,大胆“走出去”,才能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更好服务中国大市场。面对中国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伊利集团正通过布局“全球织网”,踏出平稳而华丽的世界舞步。

除了在大洋洲建乳业基地,伊利集团还联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欧洲“食品谷”15000多名研发人员一起共同打造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并与瑞士通用公证行、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高品质产品提供高标准支撑。

不仅如此,伊利集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探索,也为“中国制造”走出去赢得世界更多尊重。

雇员几乎全是当地人,仅生产基地一期就解决了近百人就业;在当地中学设奖学金,鼓励当地青年积极参与中新文化交流学习……记者了解到,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伊利集团在发展自身的同时,积极为当地经济和社区发展作贡献,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欢迎。

2015年4月,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获新西兰南坎特伯雷商业大奖提名,这是该奖项首次提名外国企业。

新西兰南坎特伯雷商业大奖组委会表示:“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雇用当地员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参与当地社区建设,贡献有目共睹,提名无疑是对这些贡献的肯定。”

业内专家表示,“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牛奶生产大国,其中多数国家的养殖资源条件较好,未来仍有较大的牛奶生产增长潜力,尤其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乳业发达国家集聚了全球的乳业创新资源,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将助力中国乳业更好布局全球发展战略。

“‘走出去’是中国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潘刚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伊利“走出去”带来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包括伊利在内的更多中国品牌将在世界舞台上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推荐
伊利受邀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分享“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三大举措

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作为奶业唯一代表,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受邀出席年会,并在“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分论坛中,分享了伊利引领中国奶业绿色发展的经验。

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电动汽车在华销量大增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1月3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纯电动车在中国市场销量比2022年增加近50%。

“深耕中国市场前景大好”——澳大利亚乳制品行业期待更好开拓中国市场

盛夏的蓝天白云下,一群群奶牛在开阔的绿色牧场里悠然吃草——这里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南吉普斯兰郡斯塔利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