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使中国西部从开放“末梢”变身开放前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6-11-15 08:49:00

这是西博会上德国馆展出的宝马新能源汽车 记者刘坤摄

图为本次西博会上德国馆展出的宝马新能源汽车 记者刘坤摄

新华社信息成都11月15日电 在今年的西博会成都馆,最受关注的不只是萌萌哒的熊猫元素,还有作为主角登台亮相的“中欧班列”,它不仅将成都造的机械、电子零配件直接送达欧洲;也成为串联“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载体。

14日,为期12天的第16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落下帷幕。期间,上百项经贸、文化交流活动轮番登场,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西博会见证了西部大开发的历程;而此次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盛会将为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引来“金凤凰” 中外企业扎堆抢商机

为了参加第16届西博会,意大利格林布兰环保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皮耶尔乔治·泽斯特提前5天就赶到了成都准备。此行,他打算把一款新型专利门窗包框产品在中国市场推出,迈出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

“这些年中国建筑业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欧洲,尤其是在城镇化的驱动下,中国西部在节能材料领域的潜力很大。”泽斯特告诉记者,三年前公司决定开展国际业务,正赶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西部地区开放合作的意愿非常强烈。后来,意大利格林布兰环保建筑技术有限公司与成都市大邑县一家建材企业签约,共同投资在成都生产这款产品,预计明年春天就能量产上市。

西博会期间,泽斯特在意中项目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参加了四川多个城市的合作洽谈活动。“很多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都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也许今后我们会以成都为基地,辐射亚洲市场。”泽斯特说。

西博会期间,同样“不虚此行”的外国中小企业家还有很多: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上,来自欧洲14个国家的150余家企业与400余家中方企业完成了800多场配对洽谈;第六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在成都举行,主办方原本只打算组织约200家马来西亚企业来参会,但报名十分火爆,最终来了265家。

“洽谈会上的气氛,真可以说是‘相逢恨晚’!”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总会长陈友信认为,中国西部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新兴市场,来这里寻求合作是马来西亚企业的务实之选。

陈友信眼中的机遇,不仅包括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更包括了“一带一路”倡议勾绘出的壮阔蓝图。这个由中国领导人3年前发出的倡议,如今正呈现出蓬勃生机,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或协议,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和启动。从开放“末梢”一跃成为开放前沿,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开放合作迎来历史性机遇。

记者在西博会上发现,“一带一路”不仅让世界走近西部,也帮助西部走向世界,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迫切地希望中国企业参与到他们的发展中。第三届赢在海外投促论坛上,白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加纳等5国向西部的企业重点推介了8个项目,以旅游地产、公路、桥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

而在另一场南亚经贸合作活动中,记者认识了来自尼泊尔的商人莫朗。莫朗告诉记者,作为尼泊尔工商联合会的成员,他每年要来中国好几次,开展各种贸易合作,合作成效令人满意。

新兴业态、绿色经济 求解西部发展与保护的“最大公约数”

在只有91万人口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圆通速递一年要派送300多万件包裹,平均每天有700至1000件,这个数字在4年前还只有个位数而已。4年里,圆通速递在阿坝州所有县城和50多个基层乡镇都布局了网点,还自建了运输专线车队。

越来越发达的物流体系,不仅让身处大山里、高原上的藏、羌族同胞“买买买”更方便了,“卖卖卖”也更加容易。产自阿坝州汶川县的糖心苹果、车厘子,当天发货,次日就能抵达近2000公里外的上海。过去“深藏不露”的特色农产品,正在从大山走向全国。

在圆通速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相峰看来,发达的物流业不仅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基础服务,还具有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产业发展、消化劳动力就业等多重效益。

也正是看到了物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价值,四川省近年来把现代物流业列为全省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之一,今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实现8%以上的增速,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有望达到18%。

发展产业是实现地区发展的必要手段。记者观察到,西部省份的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大逆转”:过去是承接相对落后、能耗较高、污染较大、附加值低的产业,走的是“卖资源”的老路子,有人形容为“傻大黑粗”;如今,各地纷纷着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或是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经济、绿色经济——青山绿水已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宣传片里的旖旎风光,而是成为西部地区招商选资实实在在的砝码。

作为本届西博会轮值主席单位的贵州4日在成都举行了一场面向500强企业的推介会。会上,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重点推介了三大产业——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

卢雍政说,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正是贵州省当前着力做大做强的“三块长板”,全力补齐补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旅游经济、绿色经济和县域经济,打造贵州省新的投资“名片”。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兴起,西部地区全力摆脱对于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在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速达10.9%,领跑全国。

西部大开发站上历史新起点

“我跟家里人说,我12年前来过四川旅行,对这里很熟悉。这次来了却发现,完全认不出来!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来参加本届西博会主宾国活动的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的感触,简洁但有力地概括出西部地区过去17年的总体发展特征:巨变。

如果把目光投向2000年——西部大开发的元年,东西部地区间的发展鸿沟十分明显:西部十二省区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66万亿元,拥有全国约三分之一人口、占国土面积七成的广阔区域,大约只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7%。

2000年西部大开发正式启动,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大改革开放力度。17年后,曾经落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并成功抵御了本世纪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十二省区市经济增速全面跑赢全国平均水平,排在前三位的重庆、西藏、贵州,GDP增速分别达到10.7%、10.7%和10.5%。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赋予西部大开发新的定位与使命。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在“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引领下,西部大开发有望进入全新阶段。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是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主攻方向,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说,“一带一路”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不仅从整体上正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构建中国经济新版图,而且正在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促进内外经济互联互通共赢发展,这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执笔记者:杨迪、许茹、叶含勇,参与记者:高蕾)

相关推荐
潜力 机遇 合作——倾听来自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声音

泰国的榴莲、日本的珍珠首饰、捷克的水晶制品……正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丰富多彩的商品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

西博会:推进对外开放 彰显经济“西”引力

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文旅景点、特色美食……第19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6月29日至7月3日在四川成都举办,西部地区的“高精尖”产品,以及各种好玩的、好吃的,吸引着众多境内外客商。

中新合作的这件事,为“一带一路”增色

中国和新加坡共同谋划了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从此诞生,它对接“一带一路”,在广袤的中国西部落户